合奏
黃光佑先生
現為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團長暨指揮。
以敏銳細微的情感詮釋出令人驚嘆的動人音符,精準的指揮手法清晰的掌握中國音樂特性與風格,被樂界譽為優秀指揮家,常受邀於各樂團擔任客席指揮。
美國著名指揮家 Dr. Paul Vermel教授(Northwestern University)對於黃光佑指揮給予「極富有音樂性的指揮家」的評價;Dr.Mauris Peress(紐約 Queen’s College教授,前紐約愛樂指揮) 稱讚其指揮充滿了「上天賜與之天賦」;《Beyond the Baton》一書之作者 Diane Wittry 譽為「富魅力及才華洋溢之指揮家」。臺灣國樂團第 50 期《繞樑》月刊中,一篇以〈遊走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指揮家〉為標題之文章,述評黃指揮之迷人風采。
曾參與創辦中華國樂團、台北簪纓國樂團、金門國樂團、成北國樂團並任音樂總監及指揮。曾合作的樂團有:臺灣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桃園市國樂團、北京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澳門中樂團、廣東民族樂團、江蘇民族樂團、安徽民族樂團、澳門長虹民族樂團、廈門青年民族樂團、香港竹韻小集、臺南藝術大學民族管弦樂團、怡羅交響樂團、香港女青中樂團、嘉義民族管絃樂團、琴園國樂團、優樂國樂團、臺中市客委會國樂團、大中國樂團以及台北青年國樂團。亦擔任中華國樂學會理事,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擔任製作、指揮的唱片:
「聲聞於野 – 劉天華誕辰120紀念專輯」 入圍2017年第28屆傳藝金曲獎 出版類【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
「海印鐘聲」(劉長遠作曲) 入圍2018年第29屆傳藝金曲獎 出版類【最佳創作奬-作曲類】
2022年獲頒【金門榮譽縣民】
獨奏
吳朝勝先生
香港出生,集作曲、指揮、演奏、教育於一身的音樂家,活躍於本港樂壇超過三十年,積極推動、普及繁榮本港音樂文化,並致力發表新作,培養國樂新秀。
吳氏先後畢業於清華書院音樂系及香港演藝學院,隨陳森林主修揚琴,羅永暉主修作曲。曾於多個樂團擔任琵琶、揚琴及敲擊樂手,又經常隨表演團體到處演出,足跡遍及美國、奧地利、新加坡、台灣及中國多個城市。
吳氏每年均為前市政局及前區域市政局舉行器樂獨奏會,獲得一致好評。曾被報界評為「技術嫻熟,音樂感強演奏時感情投入,時而意氣風發;時而活潑風趣;時而嚴肅凝重。」八七年發起創辦新聲國樂團,八九年底以團長身份率領新聲國樂團赴台巡迴演出,促進港台之音樂文化交流。九零年創辦香港青少年國樂團,領導樂團於二十多年間,演出五百多場,樂蹤遍及福建廈門、雲南昆明、北京、台灣、奧地利維也納、美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二零零一年七月再帶領香港青少年國樂團遠赴日本大阪及神戶演出兩場。所到之處,均備受讚賞。九六年再創辦香港琵琶藝術團,積極推廣琵琶演奏藝術。於二零一零年出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魯日市,獲頒發「榮譽市長」榮銜,表揚其對當地文化藝術之貢獻。
近年致力於創作,作品包括兒童歌舞劇《八仙伏魔》、合奏曲《忻》、《吹拉彈打「乜咚咚」》、《香江素描》、《彳亍》,二胡揚琴雙協奏曲《琴弦緣》、二胡協奏曲《啼笑姻緣主題隨想》,小合奏《獨》,四重奏《蛻》、《望》、《極》、《盼》、《靜夜》等。其中《靜夜》曾於八六年校際音樂比賽獲作曲組冠軍,而《獨》和《極》則於八九年香港青年音樂家大獎作曲組中獲獎。
吳氏在教學方面亦有輝煌的成就,其學生於每年校際音樂比賽中,均有超卓的成積,為本港樂壇培育了不少新秀。吳氏除經常應邀作音樂會演出外,並多次被邀作音樂比賽評判。九四年年底,應前區域市政局之邀,舉行一系列中樂講座,向普羅大眾介紹中國民族樂器,九九年年底應音樂事務處之邀,主持四場「如何組織學校中樂團」講座,對本港音樂教育有一定貢獻,獲選為九九年第二屆香港傑出教師。
多年來,吳氏積極地策劃、統籌及指揮多場大型音樂會,一直為推動香港音樂文化而努力。吳氏現為香港青少年國樂團總監兼指揮;亞洲揚琴協會會長;香港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執行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香港琵琶藝術團藝術總監;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香港考區首席聯絡員;江蘇省太倉市榮文藝術學校民樂團藝術顧問;加拿大愛城民樂團顧問;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香港音樂專科學校講師。其簡歷刊於中國音樂家辭典中。
張瑩女士
*承蒙香港中樂團允許張瑩女士擔任是次比賽評判
香港中樂團琵琶首席。現擔任香港演兿學院研究生導師、 同時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先後師從趙兿囡、李桂香、吳俊生、任宏、楊靖教授。獲中國音樂學院碩士學位。 張氏曾獲過的重大獎項:獲中國文化部舉辦的「中國第一屆民族器樂大賽」琵琶青年專業組銀獎;2004 年獲「龍音杯」國際民族器樂比賽琵琶青年專業組金獎。
張氏舉辦的主要音樂會有:2009年10月在香港舉辦《張瑩—琵琶名曲欣賞》獨奏音樂會;2011年6月於台北中山堂舉辦《閃耀 琵琶的風採》獨奏音樂會;2012年2月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與著 名作曲家譚盾及著名小提琴家林昭亮合作譚盾作曲的歌劇《鬼戲》; 同年 8月參演當代音樂節《A View from Above: Music of Two Continents》,首演《Play of Light》、《The Half Moon Shows a Face of Plaintive Sweetness》;《Concerto for String Quartet and Pipa》。2012年底在香港舉辦《撥動心弦—張瑩琵琶獨奏音樂會之二》;2014年6月在香港舉辦《琵琶行—張瑩琵琶獨奏音樂會之三》;2015年9月獲邀在中山市文化兿術中心的「音樂沙龍」成功舉辦個人專場獨奏音樂會;同年 11月受邀台灣苗栗聯合樂團《MCO大師風採音樂會—行雲流水》擔任協奏曲演出;2016年受邀為香 港電台第四臺駐台演奏家並錄製專訪及現場直播演出;同年 5月獲廣州星海音樂廳邀請舉辦《音樂養心—中國節氣:小滿》琵琶專場音樂會;2018年7月與著名指揮家胡炳旭先生合作演出音樂會《星垂平野闊》;同年8月與台灣小巨人樂團合作首演琵琶協奏曲《幻想伎樂天》;9月隨香港中樂團出訪新加坡《劉邦、項羽、兵馬俑》音樂會中擔任主奏;2019年7月與台灣新竹青年國樂團 合作首演琵琶協奏曲《唐響》;同年8月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唐響》;9月於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辦《花 · 月》琵琶、鋼琴演奏會,委約首演《花 · 月》、《月影》、《夜靜不靜》。11月隨香港中樂團出訪內地多個城市,出演協奏曲《霸王卸甲》;12月以獨奏家身份與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先生及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唐響》音樂會;2020年初隨香港中樂團赴歐洲巡演擔任主奏並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藝術皇宮全球直播;2021年5月 於香港大會堂《花木蘭與穆英》音樂會及同年9月香港中樂團四十五樂季開幕音樂會中擔任主奏。發行琵琶專輯《瑩風飛舞》及《張瑩琵琶碩士畢業音樂會》DVD。撰寫論文《民族管絃樂團中的琵琶》。香港報界評論:「張氏的琵琶演奏功力扎實有力,穩固平實,當中又不乏細緻感情,收放得宜,表現超卓。」 張氏為了更好的推動琵琶這件樂器的發展,曾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開辦專題講座,並創辦「玥」琵琶室內樂團,接連舉辦音樂會、大師班、講座、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動。張氏曾先後赴美國、英國、新西蘭、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挪威、德國、捷克、新加坡、芬籣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演出。
毛清華女士
*承蒙香港中樂團允許毛青華女士擔任是次比賽評判
現為香港中樂團胡琴聯合首席、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二胡導師及香港教育大學音樂系二胡導師。
1985年出生於中國江蘇,六歲起隨杭笑春老師學 習二胡演奏。1998年考入南京藝術學 院附中,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馬友德教授。期間曾參與錄製「大師教二胡」系列教程,示範演奏「野蜂飛舞」、「無窮動」等多首高難度技巧練習曲。
2004年以獲全額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 學院民樂系,師承著名二胡演奏家 教育家劉長福教授,並跟隨李恆教授學習板胡演奏,田再勵教授學習高胡演奏。在校期間獲多次獎項,並參與“東盟十國峰會”等重要演出,受到各國領導人的接見。
2008年加入香港中樂團,2015年通過全球招聘考試,獲得香港中樂團胡琴聯合首席職位至今。在樂團工作期間多次擔任二胡獨奏、胡琴重奏,並屢次受TVB邀請,參與錄製多部電視劇的二胡配樂,演出足跡遍布全球。
姚欣女士
香港古箏演奏家。生於北京,自幼學習鋼琴,十二嵗開始習箏。先後師從張慧娟老師及黃偉達博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音樂碩士學位(主修古箏),師從許菱子教授。在校期間曾多次獲獎學金前往中國音樂學院跟隨王中山教授深造。亦曾先後副修二胡及中國民歌,師從王國潼教授和李遠榕老師。
姚氏多次舉辦個人古箏獨奏音樂會。曾前往北京、西安、南京等各城市演出,亦曾出訪新加坡、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台灣、美國等國家,擔任古箏獨奏。亦與香港演藝交響樂團、香港演藝中樂團合作演出。姚氏舉辦的室內樂音樂會以中西樂器融合為主。曾兩次參與香港中樂團專業樂團實習計劃,亦曾為香港中樂團特邀樂師。姚氏曾與多個本港藝術表演團體合作,包括香港青年中樂團、香港演藝中樂團、羅晶古箏團、香港愛樂中樂團、香港女青中樂團、竹韻小集、柏斯管樂團等。多次受邀電視台和電台擔任表演嘉賓及接受訪問,包括無線電視台,香港電台等。
於2011年獲《第二屆國際古箏比賽》青年專業組金獎及學生組最佳導師獎。2011年於《香港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得獎者音樂會》中與作曲家何占豪教授合作。受康文署之邀,自2000年至今一直擔任香港茶具文物舘“樂韻茶聚”節目古箏獨奏樂師。2011年,獲香港藝術節之邀,於韓國首爾、香港兩地巡迴演出。2019年於香港文化中心成功舉辦《欣•箏聚》姚欣古箏教學20週年師生音樂會。2021年與女兒受邀竹韻小集,擔任2021年社區文化大使《大手牽小手》音樂會演奏嘉賓。
姚氏於2007年與友人成立「箏音樂」古箏樂團,曾舉辦不同類型音樂會、國際交流音樂會、國際研討會等。致力於古箏藝術在香港的推廣和發展。姚欣亦曾被邀請擔任各個藝術節及音樂比賽評委。2013年創辦箏音樂藝術學院,為培養新一代音樂人才提供平台。
姚氏現為箏音樂藝術學院音樂總監,箏音樂 junior 箏團導師,香港中樂團-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導師,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青少年課程導師及戲曲學院古箏主修導師,香港音樂事務處古箏兼職導師。
陳子旭先生
*承蒙香港中樂團允許陳子旭先生擔任是次比賽評判
香港中樂團笛子助理首席、香港演藝學院笛子導師及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理事。
陳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音樂碩士學位,隨孫永志教授主修笛子及譚寶碩老師副修洞簫。9 歲起於音樂事務統籌處隨林斯昆老師習笛,多次獲香港學校音樂節笛子及洞簫組比賽冠軍,亦獲雨果中樂獨奏獎亞軍。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期間數度獲得獎學金,赴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隨戴亞教授學藝。曾受陸春齡、俞遜發、詹永明、張維良、杜如松及李大同等名家指導。
陳氏為前香港青年中樂團笛子首席,其他合作團體包括竹韻小集、樂心中樂團等。2016年,陳氏在新光戲院擔任舞台劇《羅生門》笛子領奏。2013年擔任「國際竹笛邀請賽」評委,並為「笛藝薪傳—名家及新生代音樂會」香港演出代表。2012年於「天和傳九州」音樂會中與笛界宗師陸春齡同台演出並擔任獨奏。分別於 2011年及 2000年應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及香港藝術節之邀舉行笛子演奏會。除了活躍於演出舞台外,陳氏亦積極參與電影配樂、笛子比賽評委、教育及推廣等工作。
陳子晉先生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研究中心執行總監,管理轄下中國音樂資料館及戲曲資料中心,並於該系教授中國器樂合奏,此前曾任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及香港演藝學院兼任講師。
陳氏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現正撰寫博士論文,其研究課題為香港殯儀音樂及廣東吹打,曾應《中國戲曲節》及不同組織之邀舉辦專題講座;亦為香港電台節目《音樂研究所》、《樂在神州》擔任主持近百集。陳氏乃笛、 簫樂手, 師承林斯昆、孫永志,並獲戴亞、俞遜發、詹永明等老師指導。
曾任香港中樂團及澳門中樂團特約樂師;二零一一年獲《香港藝術節》邀請舉辦笛子演奏會;二零一二年於中國中央電視台主辦之民族器樂大賽中,獲傳統民間合奏組第二名。近年涉足南音拍和,隨國家級南音承傳人吳詠梅博士奏樂數載;並參與崑曲折子戲及足本粵劇《紫釵記》之拍和工作。